WFU

2016年7月26日 星期二

益生菌, Probiotics


【益生菌, Probiotics
任何可以促進腸道菌種平衡,增加宿主健康效益的活的微生物。[註一]
【益菌生, Prebiotics不能消化的食物原料,會選擇性刺激腸道內一種或數種微生物的生長與活性,進而對宿主產生有益的效用以改善宿主的健康。
Synbiotics
將益生菌與益菌生混合。


如何挑選益生菌:
1. 選擇包裝上明確標示菌名、菌數。
【建議菌數為20~100/天,不宜超過400/天;菌株則建議兩種以上】[註二]
2. 菌數太少或太多都不好,腸道裡所能定殖的益生菌含量是有限的,過量的菌數反而會造成菌株之間的相互卡位,無法發揮其功能。 (市售有標榜含1000億菌株的產品,值得好好考慮其菌株定殖率。)
3. 劑型:膠囊、粉劑為宜。錠劑製作過時中,不可避免的會經過高熱的加壓而製成錠,而造成菌株的壞死。

注意事項:
1. 天天攝取:益生菌無法在腸道中久存,要天天補充。
2. 攝取時機:【餐後】胃部的酸度較低(pH較高),益生菌較能夠活著通過胃部,到達腸道。
3. 保存條件:益生菌不耐熱,不耐氧氣。若是醱酵乳必須保存在低溫,開瓶後,盡快喝完;保健產品也要注意保存溫度,不要長期放在高溫環境。高溫會造成益生菌的死滅。
4. 「六個月以下的嬰兒」和「懷孕初期 (前三個月)」服用前建議詢問醫生。
5. 攝取益生菌不會有依賴性。[註三]
6. 建議交叉不同菌種服用 (A牌吃完再吃B)[註四]
7. 目前實證醫學觀點並不支持【孕婦】或【新生兒】服用益生菌來預防【過敏疾病】。

適合好菌生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:
1. 多喝水,少吃油炸、燒烤的肉類及加工肉製品,每日5份以上蔬果,攝取全榖、根莖類等高纖食物。 (膳食纖維有吸附毒素的效用,幫助好菌停留體內。)
2. 飲食細嚼慢嚥,進食時保持放鬆和良好的心情。(生活緊張、工作壓力及高脂飲食,會讓腸道菌相改變,如雙歧桿菌(好菌)減少,嗜脂陰性菌(壞菌)增加。) *
3. 培養規律運動習慣,最好一周運動3次,每次至少30分鐘。
4. 養成固定排便習慣,最好每週平均排便次數可達3次以上。

註:
一、益生菌在WHO的定義必須為活菌,但是死菌在某些機能性上也有效,特別是與【免疫相關】的機能特性。只是活菌能定殖,發揮更大的作用 (定殖是指在腸道定點生長,不會被食糜沖走)

二、關於益生菌菌數及菌株數量,有幾種說法。
1. 許清祥:台灣益生菌之父,研發了適合東方人的第一株抗過敏的益生菌「LP33(Lactobacillus Paracasei 33)
◎建議兩三種菌種一起可相輔相成,服用活菌數20~100/ 最適合,超過400/天,效果沒有比較好。

2. 潘子明:益生菌權威。
◎認為好菌一種就夠了。

3. 蔡英傑:國立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教授、臺灣乳酸菌協會常務理事。
◎服用活菌數100/(建議範圍為100~300/),才能達到保健效果。菌株建議23種。

三、益生菌並不是由人體合成產生,目前並沒有明確的科學證據顯示有所謂「益生菌依賴症」之現象,所謂的依賴性是本身飲食生活習慣不正常,身體缺益生菌,必須靠外在補充益生菌來持身體機能。 *

四、不同的身體狀況,所需益生菌也不同。建議服用各種不同的菌種,可以換不同牌子的保健品,選擇有清楚標示菌種的,交叉服用。

五、優酪乳當中的乳糖已分解,所以對於有乳糖不耐的人不會造成腹瀉。至於益生菌本身是否可預防喝牛奶造成的乳糖不耐症之腹瀉,,個人是存疑的,因為牛奶中的乳糖在經過腸道的這段時間,益生菌是否來得及把多數乳糖都分解?(因為益生菌是分布在小腸到大腸的腸壁上,而乳糖卻混雜在腸液中,能夠接觸到益生菌並且被菌體酵素作用的機率有多少?)